編輯導語:當你瘋狂被“@”的時候,會不會感到焦慮?當你點進被“@”的群聊中,發現只是“@所有人”,會不會感到困擾?如果有拒絕被“@”功能,你的選擇是什么?

“@”是每個網友再熟悉不過的社交符號。不論是刷微博、看短視頻,還是聊微信、逛論壇,你都隨時可能會用上它,也可能隨時成為被它鎖定的對象。

有時候,適當的@是網友交流、朋友打趣的橋梁,也幫助人們在賽博世界里高效連接。但有時候,頻繁地、不合時宜地@也讓人不勝其擾,成為網絡沖浪的煩惱來源。

“有人@我”“@所有人”“You’re mentioned”……

看到這樣的景象,你是什么感受?

為了應對@功能的負面影響,6月中旬,社交平臺Twitter表示正在考慮推出一項新功能:用戶可以“取消他人對自己的提及”,即從另一個人的推文動態中刪除自己的名字,不再被標記其中。

聯想到Instagram早前提出的“使用戶可以隱藏動態的被點贊數”等功能,一定程度上,這些都算是在幫用戶做減法,調整其在社交媒體中的自我呈現范圍和與他人產生連接的頻率。

在萬物互聯的大背景下,這些功能看似逆潮而行,實則有其適應社交媒體用戶需求變化的內在邏輯。

本期全媒派關注@功能在當下給用戶造成的困擾,通過編譯文章介紹Twitter新功能背后的設計理念,并從傳播角度分析類似功能出現的原因。

一、當@來敲門,驚喜還是驚嚇?

10多年前,在社交媒體還充滿新鮮感的時候,不論面對熟人還是陌生人,網友們大都愿意在網絡空間里開放交流,甚至主動建立連接。

@代表主動的聯系,這個功能也成為社交媒體開放、互聯特性最顯著的表現之一。

而伴隨著社交網絡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率越來越高,人們大部分的工作、學習、娛樂都依賴于線上空間,能夠一鍵直接連接起不同帳號的@功能,也不可避免地給人帶來了心理負擔和不必要的煩惱。

其暗含了一個底層邏輯,即無視帳號的在線、離線或隱身狀態,仿佛一個人只要被@了,就有了冒泡的義務。

想象一下你早上起床,還沒清醒過來的時候,打開朋友圈,就發現工作群聊里凌晨被@了好幾次——這時,即便是最敬業的打工人也會感到幾分焦慮。

有時候,點進被@的群聊里,爬完一百多條消息,結果發現說的全是無關緊要的事情——痛苦加倍。

課程群、家庭群、大大小小的工作群,甚至是你很少點開的代購群,@可謂無處不在。

如果收到的是“@所有人”的消息,或許還能松口氣,權衡輕重緩急之后慢慢點開。要是收到了“有人@我”的提醒,大概會瞬間眉頭一緊,心里很抗拒,但又不得不點開。

如果你正好是個強迫癥患者,平時看到消息欄的紅點就想立刻清除,自然也就更容易受@困擾。

而隨著“交互”成為多數互聯網產品的一項基本要素,@功能也在不同場景延伸,群聊里的@已經不是新事物了,一篇文章、一條圖片動態、一個短視頻或形形色色的評論區里,都能夠通過@連接到另外一個人。

同時,在更開放的空間里,@帶給人的不單是被打擾的焦灼和疲憊,還可能是烏龍,甚至附著上網絡負面情緒。

比如,點開消息區彈出“@我的”,你以為是朋友又刷到了什么搞笑內容分享給你,但收到的卻可能是陌生用戶或營銷號莫名其妙的提及或轉發。

陌生用戶的提及和轉發

對于某些特殊用戶,或是在極特殊的情境下,@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是加倍的。

例如,對于有龐大關注者的名人網紅來說,@提醒欄的數字大概永遠都是999+,里面有正常的互動,但大概也夾雜了一些過激的言論。

而如果你只是一個活粉兩位數的用戶,如果某條動態被大V轉發了,頻繁的分享提示也可能帶來社交壓力。

微博上一位網友的心聲

而在一些爭議性事件中,如果當事人的社交媒體帳號被找到,隨之而來的很可能就是通過@所制造的持續不斷的精準“打擊”。

所以,@只是一個功能,它并沒有原罪,但當社交網絡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時,的確有必要思考,是否可以賦予被@的人一些隱身的便利性。

二、被@功能反噬的Twitter生態

作為社交媒體巨頭,@功能滋生和放大的問題在Twitter上尤為明顯。

在Twitter的通知系統中,當自己的名字被標記在一條推文上時,用戶會收到提醒。

如果這條推文是有趣的,那就太好了。但如果內容是帶有侮辱性的,那就可能成為擴大網絡欺凌的捷徑了。

長期以來的情況是,@功能總是不可避免地被濫用,助長大量網絡謾罵和暴力言語,也成為一些社會問題加劇的溫床——比如強烈的種族主義攻擊。

在Twitter上,有組織、有針對性的語言攻擊一直都不少見。

@的濫用給用戶帶來困擾,不論是網紅、名人,還是普通用戶,都可能成為惡意攻擊和騷擾的對象。

對于濫用@的發起者來說,這是一個成本低、效果顯著的行為,而要想讓被@的對象免受如此多陌生人的攻擊,需要付出的努力是成倍的。

多年來,Twitter時常被批評在防止騷擾等方面做得不夠。惡意的@除了會破壞平臺生態外,還會迫使有的用戶直接退出平臺,乃至退網。

在谷歌網站上搜索“leaves Twitter after abuse”,會找到不少Twitter用戶因為覺得無法應對一波又一波的謾罵而退出平臺的例子,其中不乏明星、學者等粉絲多、影響力大的用戶。

漸漸地,@濫用的問題越發突出,影響范圍也從一個個用戶延伸到平臺的生態,甚至對平臺的運行帶來威脅。從產品優化的角度來看,“反@濫用”相應功能的上線或許也是大勢所趨。

6月中旬,Twitter表示在考慮添加新功能,幫助那些在平臺上因不必要的關注堆積而遭到打擾或傷害的用戶。Twitter考慮的潛在功能包括:

  • 讓用戶可以在別人的推文中刪除自己的名字,即取消推文中對自己的標記;
  • 當用戶收到未關注用戶的@時,會特別通知該用戶以“強調潛在的有害@”;
  • 如果用戶多次拒絕在某人的推文中被提及,就會直接取消對方未來再次標記該用戶的權限——這可能是對付陌生人濫用@的有力工具;
  • Twitter還在考慮添加一個開關,讓用戶防止平臺上任何人在1天、3天或7天內@自己。

Twitter隱私工程師介紹這個功能想法的來歷。圖片來源:Twitter

Twitter將這些“拒絕被@”的設想稱為“早期概念”,并鼓勵用戶反饋意見。

從產品的角度來看,這些潛在功能顯然超越了現有的生硬的反濫用功能(如屏蔽、靜音和報告提醒),會更有效地保護用戶免受濫用@行為的侵擾。

事實上,不止Twitter,多數社交媒體中都存在用戶被過度打擾的問題。近些年,為了應對侵擾問題和潛在損失,主流的社交媒體平臺也都發布了類似功能。

比如劃定分享范圍(如好友圈、僅粉絲可見)、設置分享時間(如朋友圈僅三天可見、微博僅顯示半年消息),以及更直接的消息不提醒,甚至拉黑、屏蔽……

雖然這些功能的具體指向和目的不盡相同,但都從不同側面幫助用戶免受了一部分的打擾,降低了曝光,也給社交網絡中的連接提供了新的解釋——限定范圍的聯系、主動可選的聯系。

三、拒絕被@,有哪些好處?

1. 緩解社交倦怠,避免社交過曝

在社交網絡滲透各處的時代,人們對網絡的依賴也越發顯著。只要一會兒不看手機就會感到焦慮,怕錯過重要事情,怕點開是無數待清理的提醒(@則是加倍的緊張)。

2004年,Adam Patrick提出了社交媒體倦怠(Social Media Fatigue)的概念,關注用戶逐漸排斥、退出社交媒體的傾向。

現實中,在工作和社交的繁瑣、自我表達和呈現的壓力,以及網絡連接中潛在的風險等多種因素作用下,不少人會漸漸潛水、屏蔽乃至退出社交網絡空間,表現出明顯的消極使用行為。

這種情況下,拒絕被@等功能的出現,是對社交媒體倦怠現象的積極回應,幫助用戶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,也能維護平臺的生態平衡。

一些具體的功能,比如屏蔽關鍵字詞和好友圈消息,還能幫助用戶處理網絡空間中紛繁瑣雜的信息,起到一定的過濾網作用。

微博的屏蔽關鍵詞功能

除了緩解愈發普遍的疲憊外,類似功能也能幫忙處理傳播邊界模糊的困擾,應對社交媒體中全景敞視產生的過曝問題。

正如上個世紀,梅羅維茨在《消失的地域》中針對電視媒體的討論中提到的:

電子媒介打破了印刷媒介建立起來的知識壁壘,權威開始消解,私人情境也開始與公共情境融合。

在社交網絡時代,情境的融合、邊界的打破表現得更為明顯和復雜。

于是,在一些更開放的空間中,私人表達進入了公共領域,也可能帶來煩惱。

比如,一名用戶針對某位名人/某個熱點事件發布了一條不太妥當的內容,通過實時搜索被看到,然后被大規模轉發和抨擊,甚至帶來一系列對該用戶的侵擾——這在現實中不止一次發生過。

所以,好友圈、半年可見等縮小表達可見范圍、降低聯系濃度的功能,能幫助管理社交媒體環境中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之間的邊界。

更具體的,是對特定情況下私人空間與社交空間、公共空間的分離或者個人數據在時空兩個維度的保護。

2. 降低連接的被動感,把開關交給用戶

彭蘭教授曾提出“反連接”的概念,將其解讀為一種新的互聯網法則,既是一種情境性選擇,也是對用戶的新賦權。

從這個觀點出發,一方面可以把拒絕@等類似功能,理解為給用戶提供的多樣“出口”,這是對用戶在不同社交媒體情境中的多樣需求的適應。

面對微信、微博、知乎、豆瓣等平臺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連接需求。而即便是在同一個平臺上,用戶面對的情境也不是單一的。

另一方面,類似的功能是對用戶權利的保障,讓用戶成為社交主動權的掌握者,而不是被動接受全部連接。

例如,在@功能中,被@對象只是傳播行為的接受者,不論背后是單純溝通還是惡意辱罵,都只能照單全收,這顯得過于被動。

事實上,人們想要規避不合理的侮辱和暴力,但也不想因此而失去與人連接的機會和背后可能的驚喜。

從這個角度來看,拒絕被@等功能的出現,是把處理連接關系的權利一定程度地交給用戶,使其發揮更主動的作用,滿足自己的個性需要。

在這些功能的幫助下,用戶可以靈活控制“連接”的開關。畢竟,雖然連接是互聯網的內在法則,但連接的存在也以人在數字空間的存在為前提。

當然,Twitter的新功能尚在萌芽期,此前類似功能的實際效用也各異,在如何平衡社交媒體健康生態、維護用戶權益和促進開放連接等問題上,還需要長久的計劃。

至少最終,這些功能都不是一刀切斷連接,徹底逆流而行,而是以更多元的方式,建立一個真誠連接的賽博空間,這也將影響我們真實生活的世界。

參考鏈接:

  • https://techcrunch.com/2021/06/15/twitter-is-eyeing-new-anti-abuse-tools-to-give-users-more-control-over-mentions/
  • 傅晟. 社交媒體倦怠的歸因與反思研究[D].山東師范大學,2020.
  • 約書亞·梅羅維茨著,肖志軍譯. 消失的地域: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[M]. 北京:清華大學出版社,2002.
  • 彭蘭.連接與反連接:互聯網法則的搖擺[J].國際新聞界,2019,41(02):20-37.
  • https://www.fastcompany.com/90647254/twitter-is-working-on-unmentions-to-let-you-silence-bullies-and-outrage-mobs
  • https://www.forbes.com/sites/enriquedans/2021/06/16/twitter-dont-mention-it/?sh=656cd521525c
  • https://www.explica.co/twitter-tests-a-new-system-to-limit-mentions.html

 

作者:yuri;公眾號:全媒派(ID:quanmeipai)

本文由 @全媒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。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

題圖來自Unsplash,基于CC0協議

給作者打賞,鼓勵TA抓緊創作!

1人打賞

快速連結:品牌行銷點點讚

GOOD485885CE4EED


頸椎綜合征的運動療法 值得收藏!移動閱讀的“角逐”:微信讀書VS網易蝸牛讀書競品分析骨科名醫: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的運動出現遺傳病高齡產婦?這個鍋誰背?

arrow
arrow

    4jwj6s3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